抓住历史性机遇 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来源: 中国信息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01-10

(2005年1月9日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  乌家培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我受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委托,现在向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作协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协会历史的简要回顾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人类进入经济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带来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对信息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工作。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个题词给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90年代初,各级政府部门和许多大中型企业相继在管理工作中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不少综合性或专业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信息协会于1990年3月13日正式成立。

协会成立以后,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本着“边学习、边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首先在普及信息知识和增强全民信息意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当年就创办了《中国信息协会通讯》,按月出版,免费发送各会员单位;1993年试办《信息周报》和《环球经济信息》;进入新世纪以后,又陆续创办《信息化参考》、《中国信息界》、《中国会展》,开设名为《中国信息化》的协会网站,与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出版一年一本的《中国信息年鉴》,构筑起不断扩大影响的信息化宣传阵地。协会一些同志潜心研究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关注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工作经验,以会议讨论、发表讲话、撰写报告、出版专著等各种形式,活跃于我国的信息化舞台。《信息革命与信息化》、《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以及《信息经济学与信息管理》等著作的问世,引起我国信息界和各方人士的重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协会成立以来,注意把握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注意跟踪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围绕各个时期信息化进程中的前瞻性问题,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研讨会,如“信息市场与国际合作研讨会暨展示会”(1994年),“政府与公共管理先进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1996年),“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国际研讨会”(1997年),“"98企业信息化研讨交流会”(1998年),“" 99企业网络营销高级研讨会”(1999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0年),“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2001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与社会经济效益研讨会”(2002年),“首届中国CIO论坛”(2002年),“电子政务工程外包问题调查听证会”(200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2003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高层论坛”(2004年)等,在当时都有一定新意,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

信息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举办“信息化论坛”,对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是协会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论坛自1995年创办以来,至去年6月底共举办了38次研讨会,内容涉及“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内涵”、“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与知识经济”、“中国入世与信息市场开放”、“信息化与现代金融”、“网络环境下的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电子政务的效益问题”、“信息内容服务业的机制与法律环境”、“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开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问题”,以及教育、医疗、社区的信息化等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论坛所反映的观点、意见和建议,都及时整理分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报道。

协会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以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会于1991年9月向原国家计委提交了“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市场的基本思路和若干建议”。协会与原国家计委价格司共同完成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通信资费政策的调研报告”,于1998年底上报原国家计委,对促进我国信息网络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配合“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协会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和信息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了“关于‘十五’计划和15年规划中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思考和建议”、“关于‘十五’期间推进信息化的十条建议”两篇研究报告,于2000年初上报原国家计委领导同志,作为制定“十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参考。由协会牵头完成的“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立法的十条建议”,于同年5月提交原国家计委,为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提供了决策参考。

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是协会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1996年8月,在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国务院侨办、国务院特区办和国家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各地信息协会、信息中心的协助下,协会创建的“中国投资指南”信息网正式开通,当年10月利用因特网全程发布了在郑州召开的“"96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的招商引资信息,以后又多次参与了“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信息服务工作,并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颇有特色的网上洽谈会,这对国内利用因特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协会还把网上交流与网下服务结合起来,为内蒙古托克托电厂和正兰电厂的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促成了这两项工程的开工建设。目前,托克托电厂一、二期工程都已完工并投入运行,为缓解华北和北京地区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保证首都的生产和生活用电作出了贡献。

呼吁信息法制法规建设,参与《经济信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等具体法规的讨论和起草工作。协会在这方面作过不少努力,对推动信息立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协会工作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的范围还比较窄;专业培训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服务工作不能满足广大会员的要求;在信息行业内还没有形成企业基础;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协会内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团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经费收支上还没有形成自力更生的良性循环。

协会成立14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可概括为宣传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实践信息化。协会努力贯彻以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通过上面对工作的回顾,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中国信息协会是信息行业的非营利性中介服务组织,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这个性质决定了协会不能像政府那样靠行政命令办事,也不能像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协会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服务第一,强调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在两种效益的结合中以社会效益为重。协会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与信息化有关的突出问题,通过研讨交流、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反映企业的要求,提出政策建议,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树立公信力,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尽心尽力地为政府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会员服务。正如浙江省经济信息协会的同志所说的那样,“协会要努力当好政府的参谋,企业的顾问,信息工作者的娘家”。

2.协会工作要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中心,重点是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协会工作之所以这样定位,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推进信息化是覆盖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整体的发展,并决定着信息产业或信息行业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信息内容的生产和服务,是当前我国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工程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协会要组织专家学者和广大信息工作者,就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并把信息内容生产和服务方面的骨干企业吸收到协会来,为促进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要以开放的方式、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举办协会的各项活动,不搞关门闭户、大包大揽

多年来,协会在工作中注意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产业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协会周围聚集了一支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队伍,为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宁波市信息协会通过市场化运作壮大会员队伍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委托专业发行单位做会员发展和会费收缴工作,短短几年时间,会员单位由不足百家发展到1500多家,不仅实现了自负盈亏,还使协会工作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借鉴宁波市信息协会经验时,一定要注意会员质量,防止滥竽充数。

4.协会一定要有固定的经常性业务,要创建品牌产品

协会每年做哪几件大事,要从分析主客观条件入手,选好切入点,如专题研讨会、信息化论坛、专业培训、期刊、网站等。一旦选定,就要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作下去,这样才会产生品牌效应。

5.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思想建设,造就一支有全局观念、法制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

全局观念就是把信息化当作自己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法制意识就是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要遵纪守法,与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划清界线,以实际行动树立协会讲诚信、重双赢的良好形象;奉献精神就是不计名利地为信息化作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深圳市信息协会的同志说得好:协会不是当官的地方,也不是赚钱的地方。只有把协会当作干信息化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把上述启示概括为“牢记协会性质(非营利性中介服务组织),坚持一个中心(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为中心),抓住两个重点(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作好三项服务(为政府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会员服务),带好一支队伍(具有全局观念、法制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联合社会各界,创建品牌产品”。这是协会14年来工作经验的集中体现。

二、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

第三届理事会自1998年11月产生以来,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举办国际会议,开展对外交流

“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于2001年4月在北京召开,是国内外首次研讨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两个互有联系的前沿性问题的高层次会议,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与我国原国家计委、财政部、信息产业部、人民银行、统计局、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国务院总理朱?F基发来贺信,温家宝副总理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主席马丁?贝林加-埃伯托到会讲话。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外方代表94人,部长级官员33人。会议收到讲话、报告、发言、论文等近70篇。与会代表认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内容广泛、丰富,有启发性;达到了交流情况和观点、共享经验和知识、促进相互了解和加强合作的目的。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国内《人民日报》等40多家报刊在显著位置刊登了20多万字的报道和稿件,中经网现场发稿50多篇,中央电视台4个频道先后对会议进行报道。许多外国代表来信称赞这次会议。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中国了不起,60年代中国支持和帮助非洲解放,没有中国就没有非洲的今天。希望中国一如既往地帮助非洲渡过信息革命,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协会在全面总结会议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我国发展网络经济和改进经济治理的对策建议”,上报国家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参阅。

这6年间,协会努力扩大对外交流,先后组织了10个代表团,分别就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专题,赴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以及日本、韩国进行考察访问,了解国外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向和经验教训,商谈合作交流事宜,并在回国后写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

2.以网络营销为切入点,推进电子商务

90年代后半期,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商贸和经济面临着一次新的革命。协会推动杭州等10余个城市利用网络联合的优势,组建有特色的丝绸纺织专业信息网。其后,协会又组织在北京的专家学者进行多次深入的讨论,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开展全程性电子商务不单是个技术问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网络营销是推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较好的选择,它既是当时多数企业上网后有望取得回报的商务活动,又是在未来条件成熟时进入全程性电子商务的一个台阶。在此认识的指导下,协会于1999年8月联合有关单位,在昆明举办了“’99企业网络营销高级研讨会”,并于2000年在北京和大连连续举办两届同一主题的研讨会,受到各地企业的热烈响应,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3.积极推进电子政务

早在1996年协会就举办国际会议,讨论和推动在政府的公共管理中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至2002年初,协会积极响应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迅速参与在全国掀起的推进电子政务的热潮。2002年1月,协会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了“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政策框架研讨会”;同年8月,协会与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 “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与社会经济效益研讨会”;2003年1月,协会与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电子政务工程外包问题调查听证会”,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了“电子政务工程外包运营服务交流会”,受到国信办和与会单位的好评。协会还与政府信息机构和IT企业合作,积极筹建电子政务专委会;在“中国信息化”网站开辟“电子政务”专栏,汇集了我国电子政务权威专家的观点;编辑出版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辑》(两册),赠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协会会员和IT企业,并作为2002年全国计划会议参阅资料发给会议代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02年11月,协会一位副会长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出席了美国国务院贸易发展署和国际开发署在华盛顿特区召开的“实施电子政务”国际会议,并作题为“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促进电子政务持续发展”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好评,回国后还向领导部门提交了“参加美国‘实施电子政务’国际盛会的汇报”,得到领导的肯定。2003年9月24日,“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会”在北京举行,宣告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凸现。政府信息资源在政府内部、政府与企业以及民众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课题“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研究的。协会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和上海、福建、广州等地的信息工作者共同承担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半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于去年10月完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文集》,在专家鉴定中得到较高的评价。

4.推进建立CIO机制,培训CIO人才

英文缩写CIO的含义是信息主管或首席信息官。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在一些重要政府部门率先设立了CIO职位,随后一些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也在领导层中设置了类似职位。根据目前比较通行的认识,CIO是一个组织机构中享有决策权和协调权的领导成员,其主要职责是提出和实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和规划等。

国务院关于电子政务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出台后,在我国政府部门设立CIO的呼声增高。如何在我国建立信息主管的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2002年初,协会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信息部门负责人、教学研究机构、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同志,以及热心于设置信息主管的专家学者,开始筹建信息主管分会。在此期间,协会先后3次举办了“CIO案例分析会”,受到企业信息部门和有关领导的欢迎;协会与北京市的人事局、信息办联合举办了CIO培训班,对北京市区县的信息化工作负责人进行全面培训;2002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CIO论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与会代表好评。2002年12月16日,中国信息协会信息主管分会获得民政部批准,2003年11月7-8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成立大会暨2003年中国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信息主管职位的建立和信息主管人才的培训,将为提升我国信息工作水平做出贡献。

5.承接研究课题,关注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筹建数字内容产业分会

自2002年以来,协会和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先后承担了国信办下达的“国内重点信息内容服务企业(机构)情况调查”、“数字内容产业与知识产业发展”和“数字鸿沟与西部信息化”3个课题;国家发改委下达的“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工作大多已在去年年底陆续完成。“国内重点信息内容服务企业(机构)情况调查”课题组,于2002年8月至10月,对全国信息内容服务企业和机构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涵盖了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之外的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析了困扰我国信息内容服务业的5大问题:产业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体制不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协会出版的《信息化参考》连续刊登了 “信息内容服务业的机制研究”、“信息内容服务业的模式研究”、“互联网冲击下的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规则15条”等重要文章,对我国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引起信息界人士的重视。以此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的《中国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报告》一书,于去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内容产业发展,协会自2003年10月就开始策划以此内容为主题的国内研讨会,拟邀请若干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到会演讲。2004年9月18日,正值邓小平同志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发表20周年。为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决定于2004年9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高层论坛”。这一决定和协会不谋而合,于是协会和国家信息中心愉快地接受了论坛的承办工作。这次论坛共设3个专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实践与宏观政策,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公益性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内容市场与信息内容产业。27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其中有5位专家学者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韩国),就各专题发表了精彩演讲。论坛还召集国内部分信息内容产业界代表和政府官员进行座谈,近30位代表就如何加快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发表了各自的意见。300多位来自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工作者,以很高的热情参与了这次论坛的各项活动。

以上活动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加快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关注。为在政府部门与信息内容服务企业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协会正在积极筹建“数字内容产业分会”,目前已有40多家信息内容服务企业报名作为发起单位。

 6.拓展视野,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信息化

本届理事会没有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模式和思路,而是进一步拓展视野,为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信息化,做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2000年和2002年,在原国家计委和国信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两次举办“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在信息产业界引起较大反响和关注;2000年9月,在原国家计委、农业部和北京市计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举办了“现代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推进城市化建设研讨会”,提出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问题;2002年6月,在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经贸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举办了“摩托车产业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2年11月,在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原外经贸部和中国贸促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与北京市贸促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这几次研讨会受到与会单位的高度评价,为协会开辟了新的活动领域。

第三届理事会6年来作了大量工作,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对协会本身的改革抓得不够紧,尤其是由于种种原因,协会未能按时换届,对正常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对协会今后工作的建议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已经出现过五次信息化浪潮,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有一次,而且一次高过一次。我国信息化进程经过“七五”起步,“八五”大发展,至“九五”已步入互联网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推进信息化视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强调要抓住信息化这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7月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我国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步伐,又要从实际出发,要做好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等五个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化的新路子。党和政府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为我国信息事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协会工作,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协会新一届领导和每个会员都十分关心的问题。这里对协会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今年的工作要点提出若干建议,供各位代表讨论,供新一届理事会参考。

今后五年,协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与此同时,协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协会自身建设问题,以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提高协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的能力,逐步把协会建成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和自律性组织。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将转移到中介组织。协会要不失时机地拓展业务范围,强化服务功能,更好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各种各样的协会、商会、联合会不断涌现,竞争将会日趋激烈。但不管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信息协会都要从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大局出发,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历史来看,协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比较多,而与企业的联系比较少。今后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业务活动,在会员结构中增加企业的比重,特别是要把信息内容产业的骨干企业吸收到协会来,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发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和WTO规则的全面实施,会使外资企业获得国民待遇,涌入我国信息服务市场,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将迅猛发展,这为协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飞快进步会大大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协会与国际接轨的压力。协会要紧紧抓住机遇,敢于和善于迎接挑战,从各方面创造条件,以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协会组织机构的扩大和发展,会使内部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协会与分支机构之间,各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分支机构与所在地方的信息协会之间,会员会有重迭,活动难免交错。我们要考虑如何使中国信息协会与其分支机构和地方信息协会能“有分有合、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从而形成协会整体的竞争力优势。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的数字鸿沟呈不断扩大之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信息基础设施缺乏,其信息化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今后协会在信息化研究、信息化论坛、信息化人才培训、专题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中,要对消除东西部数字鸿沟、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进程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于协会今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参与“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中信息化专项课题的研究

协会向国家发改委高科技司申请的研究课题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的研究”,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已进入后期总结和出成果阶段,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拿出一份有份量、有深度的研究报告来。希望各部门、各地方的会员单位,也能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本部门、本地方“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中信息化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推进信息化向纵深发展贡献力量。

2.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去年12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协会要组织会员单位和社会力量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文件的精神,通过研讨会、论坛、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反映企业的呼声和专家学者的观点,吸引社会的关注,向政府建言献策,同时要加快组建“数字内容产业会”,吸引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服务企业加入,使其成为协会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常设机构。

3.努力把“信息化论坛”办成协会的品牌产品

 今年“信息化论坛”要以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和推进我国信息内容产业发展为研讨重点,加强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升“信息化论坛”的研讨深度,创新研讨方式,使其成为协会的一项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

4. 努力把“三刊一网”办成有特色的信息产品

《中国信息界》要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办成面向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层、管理层和组织层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会展》要为核心客户搭建交流平台,巩固其会展业核心传媒的地位;《信息化参考》要继续以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内容服务业发展为重点,满足会员和读者的需求;“中国信息化”网站要继续努力贯彻协会的工作方针,全面反映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为推进信息化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使其达到国内同类网站的先进水平。

5.下大力抓好培训工作

 信息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新思路、新办法,任用得力干部。要把协会、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的培训资源加以整合,统一规划、分头实施。力争创办出国家认可、社会认同的信息化应用人才培训与考核认证的系统化业务体系,使之成为协会创品牌、增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6.增强协会的企业基础,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协会今后会员发展的重点要转向企业,既要注意吸收有实力、有影响的大企业入会,也要重视吸收规范运作的中小企业入会,扩大企业会员的比例,增强协会的企业基础。协会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大力支持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地举办各种为企业服务的活动,更好地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7.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今年要根据协会工作的需要,有重点地组织出国考察。考察团成员要以会员为主,熟悉信息工作。考察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好考察对象,回国后要有详尽的考察报告,并要在协会刊物和网站上登载。对信息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协会应积极争取尽可能选派专家学者出席,精心准备发言,以扩大协会在国际上的影响。

以上所列工作,难免挂一漏万,还需依靠新的理事会,尤其是新的常务理事会,以及新的协会领导,根据协会改选换届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相信协会工作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各位代表,本届理事会的工作得到原国家计委、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及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助,得到各地方协会、分支机构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祝本次会员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新一届理事会和协会领导带领协会全体同志,抓住机遇,团结协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循“两个务必”和求真务实的要求,继续开拓前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地方动态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赋能未来,共创数智化新纪元: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