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巨象――印度电信业扫描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7-07-27

中国和印度作为人口最多、幅员最辽阔的两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民经济都保持了迅猛的发展速度,使得“龙象之争”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之一。印度电信业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之快速与迅猛,大有赶超中国之势。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印度电信业近期的发展情况及开放电信市场的经验,分析了其电信监管及竞争环境,以期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重要的电信市场。

印度电信业概况

印度电信业在上世纪发展缓慢,2001年,印度的总体电信普及率仅为3.9%,其中固网普及率为3.35%。近几年,印度政府通过加快电信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私有化、鼓励竞争等一系列措施,使电信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基本呈现出我国电信业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长态势。2006年底,印度的电话用户总数为1.8992亿,普及率为17.42%;其中移动用户总数为1.4962亿,普及率13.73%;固网用户总数为4030万,普及率3.70%。目前,印度移动通信市场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2005年6月~2006年6月,移动用户数翻了一番,由5337万户猛增到1.12亿户;2006年,移动用户数增长了5360万户,增幅达70.58%。印度移动业务对固定业务的替代效应也十分明显,固定用户从2006年3月底的5018万下降到年底的4030万,下降了19.69%,而同期移动用户增加了5948万户,上升了65.99%。印度当前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远低于中国现有水平。过去移动电话普及率低主要是由高资费造成的,目前通过实行公司化、鼓励竞争、多元资本注入、引入单向收费等措施,印度的移动电话资费显著降低,已接近甚至低于中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水平。

印度电信行业监管

以前,印度通信部下属的电信局既是电信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监管者,同时还负责基础电信运营。通过1994年、1999年两次颁布国家电信政策,并采取了政企分开、公司化、私有化、鼓励竞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印度已基本实现了电信政策制定与监管分离,并向独立监管式的现代电信监管模式发展。目前,印度的电信政策制定、执行部门为电信局,隶属于通信部;电信监管部门为电信管理局。此外,还设立了电信纠纷处理及受理法庭,作为电信业纠纷的受理及处理机构。

印度的电信牌照根据不同的圈(circle)发放,现共有23个电信圈,基本按照地域划分,与国家的行政邦界基本保持一致。电信圈分为大城市圈、A类圈、B类圈、C类圈4类。大城市圈经济实力最强,A类圈其次,B类圈次之,C类圈最次。1999年电信法对原有的牌照发放体系进行了改革,采用了收入分摊方式,使运营商缴纳牌照费由过去的固定费率改变为按照不同的电信圈上缴收入的8%~12%。新的牌照制度使运营商能够按照不同电信圈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的收入情况灵活缴纳牌照费。同时,新的电信法也将牌照期限由10年增加至20年。

目前,印度电信管理局对移动运营商的资费定价采取宽容态度,即由运营商自由定价,无价格上限,但需报批。宽松的资费政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印度移动电话资费大幅下降,高峰期的移动电话资费由每分钟16卢比下降到0.52~0.85卢比。

统一运营牌照政策的引入对印度电信业特别是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统一运营牌照实施以前,印度有GSM和CDMA两种无线服务牌照。GSM牌照能够提供完全的移动通信服务,包括漫游等功能,而CDMA牌照只能在一定区域内提供有限的移动通信服务,不能提供跨区域漫游服务。根据印度电信管理局2003年10月27日有关统一牌照发放的建议,两种无线牌照被统一为一种牌照。2003年11月,印度颁布有关统一许可证指导办法。统一电信牌照的实施,使CDMA在印度名正言顺地成为真正的移动电话,加之CDMA运营商在营销优惠政策方面的锐意进取,使CDMA业务在印度发展迅速,现已取得30%的移动通信市场份额。

2003年1月,印度电信管理局颁布了新的互联互通结算办法,改变了过去所采用的发起方保留的结算体制,引入了在多运营商环境下,基于成本的发起、传送、接收的结算方法。在发起和接收方费用中包括了需要支付给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接入赤字费用。

印度十分鼓励私营资本进入电信业,除BSNL与MTNL两家国有运营商外,其他10家均为私有运营商,最大的两家私有运营商实力已超过国有运营商。印度还比较重视引进外资,目前,基础电信、移动通信、卫星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的外资比例达49%;互联网、第二类基础电信以及无线寻呼业务的外资比例达74%;在不提供关口的ISP、暗光纤、电子邮件、语音邮件业务方面,外资可100%控股。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以及有利的外资政策,使得国际电信巨头纷纷涉足印度电信业。沃达丰、MAXIS、和黄电讯和马来西亚电信近两年都在印度进行了重大投资。

印度电信业竞争格局

印度的电信企业分为政府运营公司和私人运营公司两种类型。政府运营公司有BSNL和MTNL;私人运营公司主要包括印度最大的移动运营商Bharti Tele-Ventures、第三大移动运营商Reliance Infocomm、第四大移动(GSM)运营商Hutch、第五大移动运营商TATA集团。

1.固定电话与互联网市场

印度共有7家固定电话运营商,包括5家私营运营商和2家国有运营商。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固话用户总数为4030万,普及率为3.70%。

印度电信市场在20世纪发展缓慢,其固话市场基础十分薄弱,且基本由国有电信运营商BSNL和MTNL所主宰,分别拥有84.7%和9.2%的市场份额。由于近些年来印度电信市场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私有运营商纷纷采用移动通信技术撇脂,使原本脆弱的固话市场面临萎缩的危险。仅2006年3月底至年底,印度固话用户数就减少了988万。随着移动电话替代作用的日趋明显,印度固话市场未来的前景变得十分黯淡。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以及固网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印度的互联网市场十分落后。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仅有858.2万互联网用户,其中宽带用户205.4万。印度ISP市场十分开放,目前有128家ISP,但ISP市场主要由BSNL和MTNL两家国有运营商所控制,共拥有63.72%的市场份额,其他100余家ISP中,只有Sify、Bharti、Reliance的实力比较强,分别占有9.39%、6.96%以及6.29%的市场份额。

2.移动通信市场

由于对外开放十分成功及私营资本和跨国电信运营商的踊跃参与,印度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速,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5000万到1亿用户的历史性跨越。截至2006年12月底,印度的移动用户总数达1.4962亿,平均月增近500万用户,已经与我国目前的移动用户增速持平。

与基本由国有运营商所垄断的固话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印度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且私有运营商占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共有11家移动运营商,除BSNL和MTNL为国有运营商外,其余9家均为私有运营商,其中不乏Vodafone、和记电讯等跨国运营商的合资企业。与中国情况相似,印度移动通信市场也存在GSM和CDMA两种制式,GSM技术占70%的市场份额。

◇GSM市场

截至2006年12月,印度GSM用户达1.0543亿,比第3季度净增144.2万,增长15.84%。在9家GSM运营商中,Bharti、BSNL、Hutchison以及Idea是实力最强的4家运营商,分别占据30.34%、22.41%、22.12%以及11.79%的市场份额,其余5家运营商的实力较弱,最多拥有不超过5%的市场份额。

增量不增收同样困扰着印度GSM运营商。2006年4季度,印度GSM混合ARPU下降了6.2%,其中后付费ARPU下降了1.7%,预付费ARPU下降了5.3%。在MOU方面,2006年2季度,印度GSM业务MOU增长了7%,3季度末为425分钟/月,年底提高为454分钟/月,其中后付费MOU增长12.02%,预付费MOU增长8.5%。

◇CDMA市场

CDMA业务占印度移动通信市场3成份额,2006年底共有用户4419万,比3季度增长14.69%,增幅略低于GSM业务。在6家CDMA运营商中,Reliance和Tata Teleservice实力最为雄厚,分别占据了59.6%和32.7%的市场份额,其他4家运营商总共只拥有7.7%的市场份额。

印度CDMA业务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费群体,其资费明显低于GSM业务。目前,CDMA业务的混合RPM(每分钟收入)仅为0.52卢比,比GSM业务的混合RPM低38.8%。2006年4季度,印度CDMA混合ARPU为196卢比,其中后付费ARPU为456卢比,预付费ARPU为159卢比。在MOU方面,CDMA业务与GSM基本持平,为424分钟/月。

通过对印度电信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本世纪正在向移动通信领域加速前进。由于印度近年来的政治环境比较稳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之其与西方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必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上又一个电信大国。
地方动态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赋能未来,共创数智化新纪元: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