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信息化“物联网”培训工作,中国信息协会和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简称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物联网产业国家扶持政策解读与示范应用案例解析”专题培训班,于2014年5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李元香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中国信息协会培训部主任徐雪琴同志出席开班仪式。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全球经济严峻形式下的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解析;《物联网发展“十二五”规划》介绍;物联网发展政府扶持措施专项行动计划解读;物联网发展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解读;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介绍;物联网发展商业模式专项行动计划解读;工业、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案例解析;物联网发展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解读;国家863计划与973计划针对物联网项目相关安排;物联网研发项目申报科技支撑计划相关要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针对物联网项目相关安排;物联网项目申请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相关要求解读;2014年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相关安排介绍;2014年国家发改委物联网产业化专项资金相关安排介绍;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项目国家扶持政策解读;国家信息安全项目国家专项资金申报要求解析;两化融合项目国家专项资金相关安排;国家级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及资金申报流程;专项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商业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物联网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评审与答辩要求;股权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对物联网项目的支持;物联网企业相关税收优惠支持介绍;金融机构对物联网产业设立的金融产品的重点及要点分析;物联网产业市场融资方式及风险处理等,专家的精彩讲座赢得学员阵阵掌声。
李元香副会长讲话内容如下:
在中国信息协会和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物联网产业国家扶持政策解读与示范应用案例解析”培训班讲话
李元香
(
各位学员、各位同仁:早上好!
很高兴参加“物联网培训班”。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信息协会和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
什么叫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近年来,针对物联网概念的相关产生和应用蓬勃发展,然而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业界针对物联网的质疑也一直存在。其主要问题在于物联网的概念还处于一个分割的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这些领域包括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家居和智能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也没有统一性的国家标准,这对传感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按产业链层级划分,物联网产业可分为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五个层级。要真正实现“物联网”的概念,必须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递以及智能处理三个特点。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印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3D打印技术等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信息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领导地位,2012年销售收入达11万亿元。计算机、手机、彩电以及数十种电子元器件产量全球第一。
在这种大背景下,举办物联网培训班,时机选得很好!
最后,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学有所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