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尹正:朋友圈协同 共推数字化转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11-01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孙云龙)“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并非是某一个企业或某一项技术能够完成,需要构建一个开放的‘朋友圈’。”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如此表述。当前,这家拥有180多年历史的跨国巨头正抓住产业互联网的机遇,在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大展宏图。

互联网下半场,产业互联网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施耐德电气如何实现更大的发展?追溯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或许可以得到启示。

1987年,施耐德电气正式进入中国,受益于改革开放红利,凭借成熟完善的本土化战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施耐德电气成长迅速。从渤海之滨一家不足百人的小型合资工厂,到今天将中国发展成为该公司仅次于美国市场的第二大单一国家市场;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到今天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成长,是一部企业腾飞简史。

“入华30多年来,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在中国实施从研发、人才到合作伙伴体系更为全面和鲜明的本土化策略与模式,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来运营,与中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共同发展、协作共赢。”尹正在采访中表示:“通过本土化的研发与解决方案,及充分本土化的管理团队,解决了跨国企业在本土化方面的种种挑战,并通过越来越多合作伙伴协同发展,推动了中国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共赢。”

协作、共赢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施耐德电气充分重视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作,打造并不断扩大升级其互利共赢的生态圈。

“(我们)内部将员工作为伙伴进行培养,如今施耐德电气中国的最高决策团队也全部是中国人;对外也以开放、包容心态同中国合作伙伴寻求共赢,注重与中国合作伙伴协同成长。”尹正认为,正是强大的研发人才团队与不断协作共赢的生态圈,成就了今日蓬勃发展的施耐德电气。

在持续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规模与合作方式也是层层深入并多元化发展的。如今的施耐德电气,已经拥有了稳定且持续扩大的“朋友圈”,既有客户、供应商、分销商、科技公司,也有高校、创业公司、外国商会、行业协会、标准化协会等机构。施耐德电气还通过创新投资孵化和投资一些技术初创公司和大学项目,探索行业新技术。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格局的生态圈联盟。在联盟内,多方互相学习,协作成长。

这个“朋友圈”显然有助于施耐德电气在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掌握先机。正如尹正所述,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并非某个独立的企业或者组织能够完成,需要一个开放的“朋友圈”。

他认为,“真正的产业数字化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进,例如从数字化采购、数字化的生产与运营,到数字化物流、分销等等。因此,数字化的实现需要一个开放的‘朋友圈’,共享、共创才能一起共赢数字化未来。”如今,施耐德电气正致力于通过自身转型和技术创新,整合数字化、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专业知识、行业应用能力,依托物联网,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施耐德电气的这一变化,也与当前的经济大势高度契合,符合跨国公司在华发展阶段的新需求。上海市社联研究员权衡认为,“在国内外愈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外资可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来发展创新,从而形成与本土产业链紧密协同的完整产业体系。”

从全球背景来看,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正形成强强联手的格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企业逐渐加快的出海步伐,也为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深入协作提供了契机。外资企业有海外视野、资源及技术经验,能够助力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同时外资企业也实现了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深耕与价值体现的最大化。与中国伙伴协同发展,推动跨国企业在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下,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施耐德电气正面临着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生态圈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成长壮大的基因,而持续扩大其规模与合作多样性将会是施耐德电气接下来的战略方向,这无疑将会推动中国企业和经济数字化的转型进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强大的增长引擎,施耐德电气对中国市场一直充满信心,未来会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并不断扩大升级朋友圈战略,与中国企业协同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进程。”尹正表示。

 

 

地方动态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赋能未来,共创数智化新纪元: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