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少花钱多办事的六个“秘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7-08-09

信息化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需要持续投资;但对多数国内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来说,能挤出的信息化资金实在有限,“少花钱多办事”成为CIO们必须面对的难题,毕竟CIO需要对企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而远不止系统选型那么简单。下面六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秘诀”,或许能带给CIO一些借鉴和启示。

“秘诀”之一  选择实用的技术路线

总的来说,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要实用为主,尽量向国内外主流技术靠拢,同时兼顾可扩充性和先进性。

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CIO更需要对信息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从当前最急需且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入手,集中优势“兵力”(包括资金和IT人员)逐个攻克难关,努力在较短时间内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经济效益;而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像撒胡椒面一样把有限的资金和IT人员,平均投到多个IT项目上,结果导致长期看不到信息化效益而影响管理层对信息化的信心。 

IT项目确定后,技术路线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如选择C/S结构还是B/S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软硬件选型、项目实施周期等,还影响着系统维护难度等。选择投资较少的技术路线,系统性能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影响的广度、深度与节省的成本间,天平该向哪边倾斜,CIO要依据IT技术发展趋势、业务需求及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等灵活把握。总的来说,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要实用为主,尽量向国内外主流技术靠拢,同时兼顾可扩充性和先进性。

海南航空公司在选择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时,出于业务尚未定型、成本等考虑,没有选择人们习惯的系统,而是选择了平台技术。不仅可以简单地实现对老系统地集成和新系统的挂接,还可以利用平台技术实现流程动态配置。利用平台技术动态管理流程,就省去了业务调整时不少系统二次开发的成本,因为变化中的海航,流程经常需要变动。另外,在E网开发时,海航设计了一个能包括办公、生活、娱乐、学习等各项内容的浏览器,使客户端机器可以不装任何软件,照样满足员工自动化办公和处理私人事务的需求。这样一来,客户端机器就可以不受软件更新换代的束缚,对硬件配置要求很低。到2003年在海航7000多台机器中,还有不少坚守岗位的“古老的”586型机。相对正常机器的三五年淘汰周期,海航的周期至少是6~8年,整整省了一代。

 “秘诀”之二  统一标准

使用标准化软件和系统,对维护者来说,省时又省力,特别是将来系统升级时,标准化软硬件可方便地升级,从而避免了重复二次开发。美国一家企业2001年推出了一个名为SMART(Save Money And Refresh Technology)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将该企业所有笔记本电脑统一换成 IBM Thinkpad 型号。原来该企业拥有38个不同品牌的电脑供应商,超过300个电脑型号,现在完全统一为IBM Thinkpad。不仅员工用到了性能更好的笔记本电脑,2002财年还为公司节省了1000多万美元的IT维护费用,2003财年又省下了5800万美元。 

近两年,海航集团的信息系统规模在急剧增加,但系统维护人员一直保持在46人;要保证全集团的IT服务质量,仅靠加班加点肯定不行,他们工作的有条不紊得益于遵从了国际服务管理标准ITSM。海航的维护被分为前后台操作,前台负责故障应急,后台负责在线监控和事先预警,本着最低投入最大效益的原则,定出维护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秘诀”之三  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

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除软、硬件本身资金投入上的差别外,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也是重要考虑因素,由于资金有限,CIO不得不考虑IT设备的更新年限(如PC只有6年)。

目前,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硬轻软”现象还比较严重,近70%的资金投向了硬件;个别企业高价买回来的硬件设备,实际只用了不足30%的效能,甚至还没开箱设备已经贬值。如果能通过各种软件将已购置的硬件资源全部“盘活”,无疑将节省大笔资金。

减少硬件投入,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除软、硬件本身资金投入上的差别外,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也是重要考虑因素,由于资金有限,CIO不得不考虑IT设备的更新年限(如PC只有6年)。如果更多地利用软件的灵活性,降低硬件设备更新频率,则更能适应国内企业信息化过渡阶段的实际需求。比如利用中间件产品实现跨平台操作,为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集成提供方便,从而满足企业内部对系统伸缩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秘诀”之四  使用集成产品  避免“量身定做”

对经济、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业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一般不会太高,买一些集成化产品比“量身定做”要合算得多。

“量身定做”的信息系统固然“合身”,但价格也不菲。对经济、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业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一般不会太高,买一些集成化产品比“量身定做”要合算得多。目前不少IT厂商推出了集成化产品,价格较低,但可以解决基本应用需要。拿防火墙来说,无论大企业的分支机构,还是中小企业,对于防火墙性能的要求不外乎企业周边安全保护,安装、配置、管理方便,对互联网的访问受到保护等。目前市场上一些防火墙硬件产品,通过预设操作系统强化软件功能,并在防火墙中加入防病毒、防黑客、内容过滤以及VPN等功能,降低了企业购买成本,而且易于使用。即使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方便地安装和管理,大大减少了安全的管理成本。 

“秘诀”之五 调动IT人员积极性  以创新应用降低成本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信息化也不例外。对CIO来说,最大限度地调动IT人员的积极性,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企业的IT人员灵机一动开发出来的一些小应用,不仅在成本上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比购买软件产品有着更强的实用性。

几乎每个实施ERP的企业都会购买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的中间件产品,但合肥美菱集团在实施ERP过程中,没花一分钱购买中间件,也没有用盗版软件。美菱ERP实施中所用中间件都是信息主管杨大寨和同事们自己开发或者从各种免费网站上下载的。杨大寨说:“我不主张没钱就用盗版软件,也不提倡像美菱这样‘投机取巧’,但我们实在没钱,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秘诀之六  充分利用IT租赁和IT外包

用户把设备搬回自己的机房,按月或者按年交付租金,租赁期结束后,与IT厂商共同商定如何处理残值;由于IT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IT租赁”不仅降低了企业IT投资的风险、突破了当年IT投资的限制,还提前享受了信息化带来的规模效益。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为降低IT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获得专业的IT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IT租赁与IT外包。(关于IT外包将在《IT外包的4321法则》中专门介绍,在仅介绍IT租赁。)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为满足业务量高峰时的需要而购置了大量服务器等软硬件设备,但这些IT设备的绝大部分效能在每月甚至每年的绝大多数日子里处于闲置状态,这无疑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于是,一些企业选择了“按需付费,以租代买”。根据与IT供应商的协议,企业只需购买维持日常工作需要的IT设备,而其余的则采用租赁形式,如服务器放在IT供应商那里,用户只在有需要时通过专门的软件来“租”用那些服务器,并按使用流量付费。

还有的企业对维护日常工作需要的IT设备也“租赁”而不是“购买”。用户看中IT供应商的某款产品后,出于降低IT投资风险、增加现金流量等考虑,以租赁的形式获得IT设备的“完整使用权”。双方签定租赁协议后,用户把设备搬回自己的机房,按月或者按年交付租金,租赁期结束后,与IT厂商共同商定如何处理残值。由于IT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IT租赁”不仅降低了企业IT投资的风险、突破了当年IT投资的限制,还提前享受了信息化带来的规模效益。

其实,CIO少花钱多办事的招数远不止这些,如充分利用公共服务、采用开放源代码的软件甚至购买二手IT设备等,都可以有效节省IT投资。如何以成功的信息化策略换取最大IT投资回报,才是CIO们最关心的根本问题。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