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付费阅读:知识有“市”终有“价”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2-17

编者按:公众号付费订阅和付费提问等文字有偿阅读形式,提供了一个内容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助于内容市场上的“良币驱除劣币”,也减少了无意义的鸡汤和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但具体到操作细节,在付费阅读的路上还有不少瓶颈,比如,如何加强对付费阅读内容的版权保护,特别是怎样防止跨平台、跨客户端的内容盗版等等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终于要来了。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确认将加快测试后,有腾讯内部人士透露,其具体付费形式将交由自媒体自行设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免费的内容尚且看不完,又真的会有人为公众号内容埋单吗?

其实,内容付费的模式并不新鲜。从视频到音乐,付费观看、收听已经改变了互联网诸多细分产业的商业逻辑,即使将目标集中到非虚构文学类的文字阅读,从微博问答、“分答”、知乎的“值乎”的有偿回答,再到“得到”和36氪上的付费专栏,为知识付费已经蔚为风潮。来自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一项统计显示,55.3%的网民曾有过知识付费行为,26.4%的付费用户曾为文字“打赏”。

为知识付费,直接原因是阅读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朋友圈、微博、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在点赞和转发中,移动互联网渠道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外事不决问百度”,这句看似玩笑的话,正说明当人们有相关知识需求时,第一个想到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互联网。由此,庞大的用户量为付费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能够实现对碎片化知识需求的整合,同时实现点对点的双向互动,让冷门知识不再曲高和寡,无论是天文摄影爱好者、模型制作爱好者,还是园艺爱好者们都能找到拥有知识的“大拿”,甚至“我这个零件到底应该怎么喷漆”“这棵绣球花到底得了什么病”这类具体而微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付费的形式得到回答。在传统的信息传播语境中,这些场景几乎无法实现。

当知识有“市”之后,商业模式必然会随之形成,这其实也是围绕着个人品牌和粉丝经济展开的一场“试水”,而付费阅读就是其中的重要形式。包括公众号付费订阅和付费提问等文字有偿阅读形式,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内容优胜劣汰的机制,当阅读的选择权被交给市场,当知识能够变现,过去仅止于兴趣分享的内容创造者们就有可能花费更多精力,提供更多质量上乘的内容,而更多冷门、小众知识的所有者,就有动力加入知识分享的行列。这无疑有助于内容市场上的“良币驱除劣币”,也减少了无意义的鸡汤和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对读者来说,付费阅读也从某种角度上消减了“信息焦虑”,让人们的阅读行为有可能从“多而杂”回归“少而精”。

尽管大方向看起来光明一片,但具体到操作细节,在付费阅读的路上还有不少瓶颈,需要依靠技术和机制来进行突破。比如,如何加强对付费阅读内容的版权保护,特别是怎样防止跨平台、跨客户端的内容盗版?比如,如何能够引导有付费意愿的阅读用户精准地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何引导更多拥有相关知识的分享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和用户画像,已被证明在包括精准营销等领域有所作为,它们同样应该被引入付费阅读,为打击盗版和用户匹配出力。

知识有“市”终有“价”。付费阅读的尝试,有望为知识分享带来新的春天,也让“内容为王”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地方动态

中国信息协会第四届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务虚求实定思路 凝心聚力谋新篇|中国信息协会召开分支机构工作座谈会

《中国城市产业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

2023年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奥林匹克塔成功举行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