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建设呈现六大新突破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7-03-06

2006年是我国初步建成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开始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战略转型的一年;还是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政务公开、群众满意、资源节约、规范化建设之路,进入以深化应用为显著特征的一年。笔者认为,2006年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政府网站成为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1996年海南省政府创办首个政府门户网站起,中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走过十年历程。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去年6月,使用“.gov.cn”域名的政府网站总数近1.2万个。96%的国务院部门建成了政府网站,约90%的省级政府、96%的地市级政府、77%的县级政府都拥有了政府网站。一个从中央、各部委到省、地、县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政务网站体系架构已经初步建立。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政府网站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全面展现电子政务建设成果的主要窗口。”

    2、更加注重政务网站功能的应用转型。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要求电子政务要把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由此2006年,各地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心向“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的服务方向和应用功能转型,这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上的重大进展和突破。
在此之前,尽管各地进行了多种探索,但是功能定位并不清晰。仅以政务网站模式而言,就有“政务公开型”、“数据填报型”、“替代文件型”、“信访互动型”、“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一体化型”等。特别是:在功能定位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顶层设计”只注意了网站之间的关联设计,忽视了网站信息资源的来源设计,流量设计、生态设计,造成一些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先天不足,浏览量很低。成为了“形象网站”、“摆设网站”。

    3、发展中坚持了网站建设的效果评价和标准跟进。

    政府网站评测正在成为推动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而且,设计-建设-评价-标准跟进等做法,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有序化的政务网站建设流程。 

    从2006年起,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会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以及部分高校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组建专家委员会,对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测评,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了相应依据,提升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
随着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标准的初步完成,标准化试点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有关部门开展了标准制定、地方验证试点、部门间共享资源调查等工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等23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并已分别在北京、上海等4省(市)的531个部门进行试点。
 
    与此同时,一些部委和省、市也先后出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管理办法。如《陕西电子政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工商局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武汉市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相继出台, 为电子政务走向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4、实践中进行了网站群和移动政务的创新探索。

    电子政务是政务工作和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创新产物,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同样应该在实践中继续进行创新。在2006年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多维探索中,其最突出的有两大探索――网站群建设和移动政务。

    网站群是特指具有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技术形式、统一的主站点页面,而运行主体不同的一组网站的集合。最早进行网站群探索的是商务部网站。在商务部网站之外,集合了不同省市、不同行业的成百上千个商务子站。这种子站和主站之间具有资源的整合性和内容的关联性,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流程整合,而且对同一个网站的架构和信息量进行了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网站群的创新形式在各省市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不仅很快获得了扩展和效仿,而且河北等省市还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规范发展的意见。去年11月中国信息学会组织召开了“2006年政府网站群的建设与运营大会”,用以推动网站群的创新发展。 

    2006年中国电子政务的另一个亮点是移动政务。 无线移动技术开始在电子政务领域崭露头角,对于提高公安、消防、急救、环境建设等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城市的企业和市民工作与生活的便利性;实现与广大市民的交流和沟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广东省为例,2006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广东省移动政务平台主要为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及各省直单位提供内部办公短信服务,包括会议通知、办公通知、事务提醒、个人短信等。未来的二期工程将面向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民生信息等短信服务和门户网站WAP信息服务,全面实现广东政务信息的移动化。这种创新探索显示了移动技术进入电子政务的可能性和优越性,同时也展示了移动技术在电子政务应用的前景。

    5、有关政务网站的大规模调研启动,理性思考提升。

    为了切实加强电子政务理论研究,推动实践的深入发展,2006年有五项大型的调查研究项目启动,并产生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委托,“北大网络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计世资讯”发起了“2006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趋势研究”。 自2006年3月开始,历时9个月结束。对全国289个地级市政府,36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直辖市政府,27个省、自治区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估。研究手段包括人工测评、邮件模拟测试、电话模拟测试、体验测试、事件研究、第三方数据研究及电话访谈及实地案例调研等。
 
    二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了2006年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3》对我国政府网站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一些政府网站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的互动栏目“作秀”、信息公开不充分、在线办事能力较弱、频遭篡改等问题。告诫人们应防止将电子政务演变成“电子政误”。

    三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以"引导电子政务应用新潮流,创建服务型政府网站标杆"为宗旨的"第二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于2006年11月1日启动。至2007年4月30日结束。 
四是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叶晶撰写的《2006我国电子政务运维服务分析报告》。、该报告探讨了制定适合于我国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机构的三级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对提高我国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和满意度,优化我国信息化资产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是3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实施及应用调查报告》。以前的调查大都是对政府部门进行调查,而这次调查的侧重点则落在了用户上面。这种反向思维的调查结果令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吃惊不小”。

    6、一些政府网站安全隐患严重应引起重视。

    可以说,2006年继续成为政府网站被黑客攻击的多事之年。据统计,2005年监测到的我国政府网站被篡改数量共计达2027个,占被篡改网站总数的22%。这种情况在2006年更加严重:3月18日,广州外事办网被篡改;4月13日,大冶政府网被篡改;7月13日,中国涿州网的公众论坛,被黑客攻击,论坛被更名为“中国黑客论坛”,而且附有“惩罚无知的政府,没有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语句;7月20日,广州市某政府部门网站被黑客攻击,致使网站服务器的大量资源被耗费;7月25日,广州某政府信息中心网站被黑客非法攻入,网站主页被篡改;9月11日,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官方网站被黑;11月6日,国家公务员报考期间,河南省人事厅网站的网上确认程序突然中断等等。 

这种情况表明:政府网站成了被篡改被攻击的重灾区。这些问题,不仅折射出政府网站在建设方面的不足,而且还暴露了网站建设和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政务网站验收的马虎等问题。当前一些公安机关在破案调查中发现,网络黑客正日益走向职业化,它不再是小孩子游戏,而是直接与金钱挂钩;一些职业入侵者竟然受网络商人或网络杀手的遥控去破坏政府网站。这不能不给政府网站的网络安全敲响又一次“警钟”!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通用航空分会调研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