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委会赴江苏苏州、无锡两地开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专项调研”,继续对我国代表性算力节点进行系统性调研考察。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分析算力领域市场现状与趋势,研判主要挑战和未来机遇,聚焦全国算力互联互通等难点问题,为国家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优化算力资源供需配置、业务调度,科学制定算力发展的中国路径,提供案例依据和政策建议。
2025年8月14日至16日的江苏调研是继天津、武汉调研之后的第三次线下算力专题调研,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业委员会主任梅建平率调研专班,实地调研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并出席2025南通高新区人工智能发展大会,深入考察长三角枢纽核心区(江苏)的算力资源协同与产业支撑能力,并就构建“东数西算”高效调度体系等横亘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中设施、资源与业务间的技术壁垒展开专题研讨。
江苏算力规模能级领跑长三角
江苏凭借新一代云计算、智能计算、超算、边缘计算等多元算力供给体系和33.8EFLOPS的在用规模(江苏省网信办最新公布数据),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中稳居“C位”。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战略布局,全面推动南京圈与苏州圈两个国家级核心数据中心集群与京津冀、粤港澳、成渝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构建数据传输骨干网架构,推动战略数据和算力跨区域协同应用。加快推进与贵州、宁夏等西部地区国家枢纽节点构建直连通道,实现“东数西算”算力协同体系建设。
构建一体化算力调度体系。江苏持续推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算力网络苏州吴江节点布局建设,实现长三角枢纽节点核心算力中心集群网络链路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跨域调度编排。网络枢纽优势凸显,并基于江苏全省算力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算力资源“省内一体协同、辐射长三角全域”的新发展格局。
探索区域算力合作新范式。江苏建立区域算力协同战略合作机制,通过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鼓励长三角地区企业在江苏布局或者采购、租用算力资源,形成“异地建设、本地使用”跨区域算力合作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便捷、成本低廉、配置高效的算力服务。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
新型算力服务核心平台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苏州成立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按照“一体三环”战略布局,成立苏州研发中心【注册名称: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9年,中国移动集团启动“云改”战略,公司加挂云能力中心牌子,专注于算力技术研究和移动云研发运营,立足算力服务提供、行业转型赋智、科技创新领军“新三者”定位,经过不懈奋斗,2022年公司进入国内云商“第一阵营”。2023年,明确新战略目标,开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云服务商”新征程。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聚集改革、创新双轮驱动,2020年4月,入选国家首批“科改示范企业”,2023年2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名单。
积极布局以“算力网络+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承接数十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成布局全国、统筹调度移动云平台,构筑“网 + 云 + DICT”全方位竞争优势,2024年度移动云营收达1004亿、同比增长20.4%。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完善一流算力布局。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构建“4 + N + 31 + X”泛在算力布局,累计上线服务器超100万台,实现资源省份100%覆盖,建设速度业界连续三年第一;两个超万卡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哈尔滨智算中心完成建设并投产,其中呼和浩特为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哈尔滨智算中心为全球运营商最大单集群智算中心,智算算力总规模达到43EFLOPS。
• 4:热点区域算力枢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4个核心热点区域
• N:低成本算力枢纽,目前移动云有呼和、贵阳2大低成本中心
• 31:非算力枢纽节点,目前已覆盖全国31省
• X:1500 + 边缘节点服务近端客户
构建IaaS/PaaS/MaaS/SaaS全栈智算产品体系。基于“N + X”智算中心布局,上线高性能智算裸金属、AI DeepSeek等主流模型超50款,重磅推出智算一体机及AI云电脑 ;新型项目新突破:实现MaaS一体化项目0 - 1落地,打造工业能源、政务、教育等行业标杆案例。
持续赋能行业转型。提供领先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打造超200款产品。重点产品形成规模矩阵,亿元级产品达35款,智算、云电脑、信创、云安全四大重点业务的实现快速增长。承建百余个政务云平台,为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为60%的地区提供智慧农业方案,帮助千万农民每年增收超百亿。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中国算力网的核心力量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是经科技部批准,由江苏省、无锡市和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的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心拥有连续四次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系统采用全国产申威26010处理器构建,是世界首台峰值运算性能超过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致力于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聚焦高性能计算生态、高性能计算应用、高性能计算产业化,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高性能计算核心技术、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自2016年6月发布以来,已连续四次荣获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第一;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两项应用分别于2016年、2017年荣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实现中国超级计算应用领域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2021年11月,神威超算团队再次凭借“量子计算模拟器”课题再次斩获“戈登•贝尔”奖,并于2019年9月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全栈式国产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建设
“神威•太湖之光”全部采用由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申威26010”高性能众核处理器,峰值性能达到每秒12.54亿亿次,基于该超级计算机系统,开发了多个大型并行软件,同时还建设了若干应用服务平台,涉及20个领域,并在芯片、服务器、超算系统研制和运维、应用支撑环境软件、并行算法、应用系统软件研发方面,拥有全栈式国产高性能计算应用生态建设的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是国内高性能计算人才聚集地和国内外重要的并行应用软件研发基地。
国产算力建设的创新标杆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能效优化、应用创新全方位突破的超算体系,推动国产超算与智算融合,打造新一代超智融合算力系统。
绿色算力标杆:采用多元冷却方案(闭循环液冷、热管传导等) + 变频与余热回收,达到全球领先能效水平,实现完整低碳算力体系,覆盖机房设计、供电、散热全链条。
超算互联网重要推动者:实现国家超算中心资源高速互联与协同调度,突破跨域互联、统一调度、应用优化等核心技术,探索新型计算与服务模式,助力超算资源开放共享。
算力无界,应用无限
作为算力行业深度赋能者,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服务领域覆盖气象气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20个方面,实现从“速度竞争”向“应用赋能”的全方位转化,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超级计算机在天气气候领域的应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发了一套能够在“神威•太湖之光”上高效运行的高分辨率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并生产了数百年高分辨率模拟结果数据集,该数据集可极大促进针对热带气旋和全球变暖的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能力,增强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中的“科学话语权”。
超级计算机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天宫一号”的设计过程中,“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对飞行器进行了大规模并行模拟,使用16384个处理器在20天内完成常规需要12个月的计算任务。
超级计算机在地震领域的应用: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强大计算能力,由联合团队成功设计出高可扩展性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工具,先后完成唐山大地震(M7.2,1976)和汶川地震(M8.0,2008)发生过程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如此大规模下的两种不同地质结构的高分辨率、高频率的非线性可塑性地震模拟。
超级计算机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完成C919大型客机失速特性模拟,计算网格规模由千万网格提升到两亿网格,计算时间缩短到10小时以内,大大减少风洞试验次数、降低设计成本,对C919大型客机气动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超级计算机在船舶工程领域的应用:联合相关单位基于神威平台共同开发了通用精细流场求解的计算流体软件,与国外的船舶商业软件相比提速近千倍,实现百亿以上网格的超大规模计算问题24小时以内获得结果。
超级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与清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共同开发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平台,包括人工智能专用算法库的开发、分布式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大数据平台以及应用开发和部署平台等多个关键的软件模块,加速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助力于模型在对应方向的识别和推理的表现。
超级计算机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研发“神工坊”高性能仿真平台,是一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性能计算、工程化仿真等服务的工业仿真云平台,融合了数字创新、协同操作、工业化服务、智能化方案等的一体化研发平台,为汽车、新能源、电力电子、医学工程、船舶海洋、航空航天等广泛工业领域提供数字赋能、智慧研发、虚拟营销与交付等系列解决方案,支撑我国工业研发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撑重大装备研制技术革新和设计创新,为工业互联网协同研发构筑创新基础设施。
超级计算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联合上海药物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利用超级计算机开展药物虚拟筛选和疾病机理研究,实现了虚拟筛选整机规模运行,使用850万处理器核仅440秒就完成450万分子库的寨卡病毒药物筛选,大大加速了白血病、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糖尿病、禽流感等方向的药物设计进度,为我国新药研发做出重要贡献。
本次调研由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作为中国信息协会算力网专委会调研专班的牵头单位全程组织,鹏程实验室参与协助,江苏未来网络集团参加了本次调研。与此同时,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克拉玛依)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太原)智算中心、广西五象云谷智算中心的线上调研亦在本月同步进行。8月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专项调研”线上调研与线下调研部分将全面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