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护在云中的信息安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1-04-27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这种新技术在被推崇的同时也广泛受到争议。面对云时代来袭,知名IT评论员Keso这样描述“云计算时代”――“将来我们买一台上网设备的惟一理由就是因为它可以上网,设备本身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它要做的一切就是打开浏览器去访问互联网,让Web终端来实现一切信息处理和存储。”但是这种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我们的信息安全受到了新的挑战。

当你还在对“XX门”表示震惊,担心自己的终端设备遭受信息窃取时,一场以“云”为名的技术革新,正在谋求将所有计算机信息和服务网络化。以前,我们的一切操作、存储动作都发生在终端设备,网络是一个目的而非方式。如今,“云计算”却让网络也成为一种计算资源。

“云”端下的“地雷”

将个人信息从本机搬到互联网,在信息安全人人自危的时代,要让大多数人信赖显然还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商业公司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是否安全可靠?存储信息的大型数据中心遭到攻击后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信息灾难?

在Keso眼中,这都是“云计算时代”技术尚未成熟的表现。个人信息泄露,其实并非由“云计算”带来,换句话说,这更像是一个执法的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隐私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相关法律和制度长时间缺位,都造成了对个人信息侵犯所需承担的法律成本并不高。所幸的是,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已然在我国启动。而全球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几家IT巨头也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安全的保障。

如今,全球成熟的“云计算”产品,如谷歌的GoogleDocs、Gmail等,在国外已经以其低成本、方便快捷等特点得到了较大推广。亚马逊公司的“弹性计算云”也收到了极好的经济回报,业界早有传言,截至2009年中期,其收入已经接近1亿美元。

但是,设想当“云计算时代”完全到来,Google这样的IT巨头掌握了几乎一切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商务信息。随之而来的,会不会是一种新时代的信息霸权?这样的信息霸权,又是否会继续危害个人的信息安全?

用户都是“拆弹”部队

“这种担心并无太大必要。”Keso表示。云技术并不具备排他性,在同时有几家供应商为你提供服务时,用户的选择性会加强,不会出现垄断局面。如此一来,制衡的商业环境会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几乎所有的电脑用户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无休无止的微软操作系统补丁一直都在提醒你:我们的计算机环境有多不安全。一旦忘记打补丁,或者选择了错误的杀毒软件,都会让我们的电脑陷入瘫痪。同时,由于盗版软件无法进行更新,在缺乏补丁程序保护的情况下,计算机用户将暴露在各种危险之中。如果用户缺乏信息安全保护经验,个人信息便极易遭到泄露。而“云计算时代”的另一个趋势,就是通过资源的共享促进盗版时代成为过去式,总有一天,我们买回来的计算机,预装的系统都将是合法甚至是免费的,对于私人信息安全保护来说,这也是一大幸事。

传统的杀毒软件和系统安全软件,都只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升级本地的病毒库和扫描系统文件,来实现系统防御功能。杀毒软件本身并不是一项技术门槛极高的技术。决定杀毒软件成败的,往往是其病毒库的大小。微软来势汹汹推出自己的杀毒软件MSE,不但全免费,而且在众多测试中均表现良好。但像迈克菲、赛门铁克、360等网络安全公司均表示,MSE仍是传统杀毒软件――“云安全”体系和云查杀引擎才是决定电脑网络信息安全战的终极必杀武器。

在“云计算”时代,杀毒软件在“云中”就能提前辨识并拦截木马病毒。一个用户被威胁,通过“云”,厂商将在第一时间得到病毒信息、发出预警。换句话说,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病毒拦截点,所有的拦截点都是“云安全”体系的一部分,通过“云安全”体系,广大用户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在理想状态的“云计算时代”到来前,普通用户在个人信息安全保卫战中还需要“洁身自好”。除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访问不可信网站、不随便下载不明资源、勤打补丁修补系统漏洞外,当自己的信息安全受到侵犯时,也应该立即投诉和举报。归根结底,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才是保障每一位公民信息安全的根本。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