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四个里程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8-03-10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社会因素、政府因素、电子信息技术三个主体相互融合,并受人的意识观念、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影响。黑龙江电子政务也是从OA、政务信息化、政府上网、电子政务这样的步伐迈过来的。由于地处边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经历的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第一个里程碑

电子政务第一个里程碑的标志是成立了省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现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和省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设计并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的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纵横互通的全省范围内连接所有政务部门的统一网络,为后续的各项应用的大力开展提供了最良好的平台。现在回头看,这个统一网络设计十分科学,堪称融合多个子网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政务部门内、外办公的最佳的全立交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一里程碑下的成果十分显著,全省各地均相应建设了专门性的电子政务建设指导和管理部门,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条件下,网络基础设施已覆盖省、市、县共近千个政务机关,在大网络上建立的网中网,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检察院等部门的全省性专网,已经投入完整应用的全省性专网24个。各地市县均落实了电子政务系统的管理单位和工作人员,相继成立了机构,负责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初步形成了一支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确保了全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个里程碑

第二个里程碑,明确了全省基于一个统一网络,遏制重复建设,推行电子政务,开展社会管理、综合监管的应用。

以业务为主导,以应用促建设,是该阶段的原则导向。如“三金工程”是从管理应用出发,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报关、纳税和金融管理的信息化,符合加强市场监督、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要求。再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应用系统则是强化综合监督方面提高效率的要求,联合审批则是协同办公下,强化政府部门相互监督职能。

电子政务第二个里程碑的标志是建设了省市县平台,提供了应用系统发展所必须的多种基础应用环境,如交互平台、安全平台等。

第二里程碑下成果也很显著,全省已在电子政务网上建立了200多个业务系统,其中,省级部门建立了80多个全省性业务系统,市建立了120多个业务系统,政务机关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网上办公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范围都扩大。

第三个里程碑

第三个里程碑,统一网络改造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展开社会公共服务的应用。

在中办[2003]17号文件的指引下,黑龙江的统一网络开始进行改造为与互联网逻辑隔离,充分利用最为广泛的社会信息化资源,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流程变革,促使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该阶段的原则是让数据跑而不是公众跑。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办事人与政府工作人直接打交道,解决“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因此变门和变脸是该阶段建设的大力发展的方向,把门变成门户网站以及服务中心的一个门,变脸则变成友好的网络页面和严格体制下经过严格培训的服务中心的人员。

电子政务第三个里程碑的标志是改造完成统一网路与互联网的逻辑隔离。

第三个里程碑下业绩更是十分突出,在已有的初期政府上网的网站基础上,经过大力改造,截止2005年底,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5%的省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13各地市和77%的县市建立了门户网站。各地、各部门在网站上建立了120多个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系统,其中,省级部门建立了30多个服务系统,市级建立了90多个服务系统。各地通过政府网站为公众提供服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第四个里程碑

第四个里程碑是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开始明确政务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关键问题,目前电子政务存在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缺研究。可以说“缺研究”是电子政务“四缺”中最重要的“一缺”。“缺研究”意味着缺乏理论和缺乏方向,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存在很大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是巨大项目的失败和巨额国家财政的损失。

黑龙江电子政务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经过几年的磨砺和钻研,认识到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政府信息公众化、准电子政务、区域电子政府、统一电子政府(大网络政府),明确认识电子政务是一项长久的业务。电子政务建设的结果不是完成了一项IT工程,而是开拓一项需要长期运行的新型业务。电子政务必须是一项有长期生命力的业务,要以用户的价值观来判断一切。首先用不着把未来五年、十年的需求中碰到的难题都放到今天一下子解决,但是不能没有完整的方向和系统框架来支撑。

电子政务建设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但仅仅有这种认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按照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去处理建设中的问题。系统工程最重要的观点是整体性观点,它包括空间或面上的整体性和时间维的动态整体性。统筹规划、顾全大局,与时俱进、历史地看问题是这两个整体性的一种体现。

现在,黑龙江电子政务确定系统模型为:以完成政府(部门)对企业服务(G2B)、政府(部门)对民众服务(G2C)、政府(部门)对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监管(G2G)、政府(部门)对社会的管理(G2S)四个内容为主导方向。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总体框架为网络层、支撑层、信息资源层、应用层和表现层五个依次层面,基于安全体系、软环境两个保障体系,为政府、企业、公众、社会提供服务。

五个层面相互依存,两个保障体系渗透五个层面,有机构成统一整体,实现G2G、G2B、G2C、G2S服务。

电子政务软环境围绕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特点的标准和各类规章制度。同时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维护的管理系统和公务人员的培训体系,创造有利于我省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软环境保障电子政务顺利、持久、快速发展。

这样,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就可在这个大的框架下进行,每个部分的建设内容和断面清晰,并且可合理归口和分工,实现齐抓共建的格局。

体会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想的要大,起步要稳,扩展要快。“想的大”主要是指信息应用项目的设计要有前瞻性,要充分留下扩充的机会。“起步稳”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因为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项可大规模推进的静态工程,而是培植一项可持久运作的业务,是在培植一棵生命树。重要的是要让新业务能见到效益,并能从用户效益中吸取营养,进而再生发展的动力。要让新业务扎根成活,要讲成活率,而不能四面开花,种而不收。对于电子政务这样探索性的任务,集中力量先突破一点非常重要。一旦我们的种子业务扎根了,成活了,我们就应当在此基础上迅速地扩大与完善,进而创造出更完善更有效的业务系统,这就是“扩展要快”。

二是杜绝IT迷信。在IT企业一浪又一浪的市场宣传下,很多人脑中逐渐产生了一种IT迷信,以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人员在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同时,制定了自主创新、拉动产业的新思路。在统一网络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握使用需求,而不只提采用什么技术和使用什么产品,这就避免让一些IT公司的电子政务全面解决方案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因此黑龙江省统一网络技术方案的形成时间长达8个月,经国内外多名IT资深专业人士多次方案更改和论证后最终成型。也因为这样,促进了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在许多关键环节上自主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技术实现,得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并成为省级电子政务建设的典范。

不是所有的IT企业都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在IT的泡沫下筛选出真正适合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员。因此,省级电子政务管理服务部门连续几年都进行省内电子政务领域内IT应用成果进行评比,该评比是政府部门参加而不是IT企业参加,对评比中优秀的应用系统进行表彰并加以推广,极大的带动了本地IT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小结

回顾黑龙江电子政务建设几个关键点,成功在没有出现目前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网络体系混乱,而影响业务的运行;也没出现没有思路、技术、队伍、资金干不了,有了思路、技术、队伍没有资金也干不了,没有好的思路、技术、队伍,光有资金也干不好的局面。可以说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框架,但是尽快让框架内丰满壮大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最终达到每个龙江人都得到电子政务提供的实惠。

电子政务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次是一种方法论,再次才是一类技术。再深入一层看,电子政务是现代行政管理改革的内容之一。当我们以电子政务为索引,回顾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历程,我们发现,这种对理念的把握常常停留在对未来目标的美好想象上,却无法与现实的管理工作相结合,造成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好多地方也仍然走着老路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组织电子政务的设计与实施。根本原因在于电子政务的本质是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它从理念和方法上,都与传统管理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希望黑龙江在对政务的重视的基础上,不仅仅体现在其建设目标上,也应当体现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换句话说,就是用“电子政务”来建设电子政务,前者指其理念,后者指其具体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电子政务模式,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社会主义新政务。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通用航空分会调研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