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随便打招呼了?刷掌支付要平衡便捷与安全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5-24

近日,微信刷掌支付正式上线,引来广泛关注和讨论。从密码支付、指纹支付到刷脸支付、刷掌支付,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在不断融入百姓生活,便捷性更高的同时也在追求着更高的安全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素质提升,人们对智能支付方式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一样,“刷掌”同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不过此前,刷掌技术还处在测试阶段,并没有大范围的落地。此次北京地铁大兴机场上线新功能,实现了刷掌支付在公共交通场景应用的重大突破。网友们纷纷调侃,“有些手,刷着刷着钱就没了”“以后不能随便抬手打招呼了”……

之所以说更便捷,是因为刷掌支付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相比于二维码标识固化、触达步骤繁琐的缺陷,刷脸支付在公共场合扫描人脸的“尴尬”,刷掌支付拥有更高的识别率和个性化等特征,作为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的生物识别方式,从而让新科技能够对老人更友好、对各类身体不便者更加无障碍。比如,刷掌过闸乘客伸手即可进出站,即便遇到忘带实体卡、手机没电等特殊情况也能乘坐地铁。

而安全性更高,是因为刷掌支付在精准度上更高一些。微信刷掌采用了目前先进的“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区别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掌纹读取的则是掌心血管纹路,能够避免暴露在外以及复制伪造。此外,当前外出戴口罩成为普遍行为,因此“刷掌”比“刷脸”更方便,也更有助于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科技向善,支付为民。根据官方介绍,微信的刷掌支付已经实现了对不同环境光线的适应,也能够应对不同年龄段的掌纹生理差异,面对不同用户的不同伸手习惯也可以快速识别。除交通场景外,微信刷掌还在逐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场景需求,探索更多创新高效的数字化方案。

前景向好,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须保证安全,潜藏隐患不容忽视。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化、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当前金融科技风险呈现蔓延速度快、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等特点。过度的便捷往往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监管部门也一直对坚守安全底线、防范技术风险有着明确要求。因此,无论是支付机构还是金融机构,在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时,都应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以最严格的标准审慎对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创新,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生物识别是国际支付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普遍关注,因此也呼唤更为全面的法律框架和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应加快出台并不断完善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规范,推动各类参与主体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共筑支付安全防线。消费者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创新和应用,增强识别和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并妥善保护好个人敏感信息,降低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作者:姚 进)


地方动态

中国信息协会第四届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务虚求实定思路 凝心聚力谋新篇|中国信息协会召开分支机构工作座谈会

《中国城市产业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

2023年第十七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奥林匹克塔成功举行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