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 创新助力地信产业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信息协会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9-26

2025年9月24-25日,“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主题为“地理之道 智链时空 数演万象”。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受邀出席大会并致辞。

图片 1.jpg

王金平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测绘、GIS、遥感、卫星通航等技术方面正在显示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地理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文明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他认为,时空智能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革命性重塑,预示着地理信息领域迈向智能感知、自动分析和精准决策的全新发展阶段。

王金平会长希望地理信息企业通过不断深耕,以积极开拓的精神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随着它们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势必将为我国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和产业机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图3.jpg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在致辞中表示,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地理信息技术迎来新的“跃迁时刻”,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智能化、可视化、互动性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智慧城市、自然资源管理、应急指挥、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地理信息正在创造“智慧”的新高度。他指出,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他希望,易智瑞公司等地理信息企业要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产学研用各单位要深度融合、深化合作,进一步激发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的创新活力,为地理信息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2.jpg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致辞表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时空底座,更是感知世界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他认为大会为与会者搭建了高水平、多层次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平台,分享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前沿趋势,展示时空智能技术注入各行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推动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他希望,易智瑞等诸多国内GIS企业要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紧跟国际技术前沿,立足中国实际需求,在国产的GIS平台软件研发等领域攻坚克难,为我国的GIS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作出更多贡献。

图片 2.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出席会议,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地理信息数据作为自然资源、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应急救灾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必须确保安全可信。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承载着资源、环境、人口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沈昌祥院士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主可信计算在网络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发展历程。同时,带来了面向未来解决网络安全及地理信息安全的技术路径,在可信计算3.0体系的保护下,保证地理信息安全可信。

图片 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发表题为《超越孪生 智能生命》的主题演讲。他站在地理信息及应用的角度,分享了面向未来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开展相关工作,着重介绍了未来城乡规划建设应用的方向,以及从人的需求出发,发挥“众脑”的作用,这为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创新带来了全新方向。

图片 4.jpg

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瑞幺以《“十五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形势研判》进行分享交流。他从阶段性特征、战略需求、国际环境、技术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十五五”测绘地理信息面临的发展形势;聚焦“强基础”“重赋能”“优环境”“严底线”四个方面,描述了面向未来五年的工作框架设想;并从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四个维度,对实践路径进行了具体阐述。图片 5.jpg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吴洪涛以《“一张图”:一场关于数据、协作与未来的旅程》为题进行分享。他全面系统地回顾了“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数据体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正在建设的“一张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借助“一张图”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面对的多种问题,包括空间矛盾、协同工作、共建共享共用以及泛在服务等。面向未来,“一张图”将继续发挥优势作用,按照“四统一”原则建立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业务管理体系,势必将在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图片 6.jpg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以《地理学“天图时代”》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对低空路网需求”和“天图与地理学发展机遇”两个观点,围绕这两个观点阐述了低空经济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低空经济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阶段,发展低空经济要构建低空公共航路网,支撑规模化交通安全高效运行,同时还需要大众参与。他指出,地理学的天图时代已经来临,地理学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图片 7.jpg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要素处处长、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璟璇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政策与实践》为题,在国家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当前数据要素政策供给和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实践、当前企业在数据要素资产化、资本化方面所开展的实践探索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地理信息是最易于与其他数据要素融合、叠加进而衍生出丰富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随着数据要素政策供给的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的加强,未来地理信息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方面将会有更多发展空间。

图片 8.jpg

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何宁以《地理之道 智链时空 数演万象》为题进行分享。何宁介绍自主可控GeoScene平台的创新进展,作为最早落地时空智能理念的地理平台,GeoScene 6.1将深度融合大模型,采用了智能弹性分布式多云架构,全线产品与各类模块融合AI与大模型技术。通过内置增加自动化流程和算法模型等方式,使得GIS数据管理、大数据影像三维知识图谱等各方面的智能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进阶时空智能能力。易智瑞公司除了做好自身产品信创,还高度重视与国内信创产品的技术匹配工作,共建信创生态圈,并持续拓展合作广度,深化具有引领优势的合作深度,不断完善生态共建与成果共享的机制,构建一个高效协同、共建共享、互利互赢的生态体系。

图片 9.jpg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闾国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春,上海市测绘院总工办主任、首席数据官毛炜青,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与公众行业方案部总经理姜永凯,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总监、中达数字技术(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慎,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旭,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 / 四维云业务部部长王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航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王理,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软件研发中心负责人文浩翔,则分别以《人工智能与地理智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实景三维上海赋能量子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海光 “芯” 生态,筑基地信数智发展》《面向低空经济的多源仿真融合研究》《产业地图:GeoAI 赋能经济决策的思考与展望》《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的时空信息服务创新实践》《可信数据空间助力低空经济地理数据资产化》《国土调查云广西分中心业务云平台建设经验分享》为题作主题报告或分享。

图片 10.jpg


图片 11.jpg


图片 12.jpg

9月25日,大会组织了20场平行论坛,超过150个专题报告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大数据应用中心副处长、高级工程师肖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网站与信息公开部副处长、正高级工程师谢敏,自然资源江苏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宋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信息化部主任、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姜晓轶等嘉宾在平行论坛上进行精彩分享。

图片 13.jpg


图片 14.jpg


图片 15.jpg

同期,举办的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及应用展览吸引了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并展示各自最新产品、技术和应用成果,吸引众多参会用户驻足参观。

图片 16.jpg

作为GIS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盛会,“2025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用户、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教育及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参会企业提供创新成果展览展示的机会,共同助力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地理信息技术成功应用经验的交流,提升国产GIS软件的自主创新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地方动态

第二届能源数智化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信息协会网络直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成员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出席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中国信息协会数据标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成员代表大会成功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