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信息化 如何“落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7-09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曾是记者出发采访前最大的担忧。信息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在乡镇基层,拿惯了锄头的手又是否真的能用好这些“新玩意”?

从实际采访来看,选择合适的出发点是乡镇信息化得以落实的前提。在陕西省的数字化城镇建设中,惠民服务大厅是每个镇必建的“规定动作”。镇上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民政、农业、计生等部门的工作能够通过网络提高效率,而老百姓则有了与政府对接的统一“窗口”,办事不再“跑断腿磨破嘴”。

从镇一级再“下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对于需要经常走村串户的基层干部来说,移动办公的需求相当明显。但更重要的是,和电脑相比,仅靠点击屏幕就能完成诸多功能的智能手机门槛更低,使用起来更为便利。有应用开发商坦率地告诉记者:“手机应用手把手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教,一对一贴身教学,即使50多岁的村干部也能慢慢学会,要是换成电脑,那我们就真的无计可施了。”

解决了“会应用”问题,城镇信息化下一步就是“用得好”,需要有一定方法和机制来保证政府在信息化上“真金白银”的投入能持续性地发挥作用,而不是新鲜劲儿一过,就成了摆设。这一方面要有相关的评测制度。陕西所有数字化城镇的惠民服务大厅,都要接受由第三方信息评测中心进行的不定期抽查,对照固定的测评表检查服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对不能达标的还有相应的处罚方式。另一方面则要采取灵活的措施,鼓励乡镇干部使用信息化手段,培养他们的意识。在陕西富平县,每个月针对各镇发送到“富平宣传”手机工作平台上的信息都有个小评选,优秀稿件可以得到10元到50元不等的话费和现金奖励。在信息化推广的初期,应该考虑采取诸如此类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过,从目前来看,各地的公共服务信息化依然主要以公益性为主,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企业投入,在增值服务和二次开发上涉足较少,也未能创造出有效的商业模式。政府部门应在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的力量,开放非关键数据,搭建第三方开发平台,增强企业进入的积极性。

地方动态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赋能未来,共创数智化新纪元:中国信息协会集团企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