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成为06年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6-04-03

3月17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对200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2006年我国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包括“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经济领域信息化、社会领域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信息化环境等10个部分。同时,该报告用大量的数据、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实例,阐述了我国2005年信息化的进展,并对2006年我国信息化进行展望,折射出我国政府推进信息化的新思路。具体到电子政务的建设,“信息共享”成为了2006年的建设重点。 

早在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就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先行来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电子政务也一直是中国信息化的重点,各级政府相继投入巨资进行各类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随着“寓管理于服务中”的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的方方面面,其建设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来看,除了重点介绍政府门户网站和“金税工程”等重点业务系统在2005年的最新进展外,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等电子政务的新成就。该报告明确指出,为了适应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需要,各部门在推进信息共享工作方面积极探索涉及多部门信息共享的应用项目,加强了组织协调机制建设和平等协商。 

可以看出,这种信息共享已经带来了明显的效益。例如,2005年11月30日开通的广东省交通安全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省公安厅、交通厅和保监局等单位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拥有全省范围内的交通事故信息、交通违法事实信息、营运车辆营运信息、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信息等8大类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各相关厅局的业务协同。 

从《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已经从应用系统开发转向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从关注应用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转向应用系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意味着我国今后所有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都必须关注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仅仅服务于一个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将很难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 

当然,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也必须是有目的的。此前,由于过分强调信息的作用,人们认为信息资料越多越全,决策就越准确,结果造成了信息资料的过载,低效率的阅读也侵吞了人们宝贵的时间与注意力,使得决策水平不升反降。所以说,资料必须适度才有价值。同样,信息共享仅是一种手段,信息充分共享也应该是有目的、有焦点、适度的信息共享。 

对于电子政务建设部门来说,推进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需要对共享带来的好处了然于胸,同样也要在目标优化时充分考虑到共享的代价。比如,要实现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开发成本会很高;一些共享系统的推行需要相关的部门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与流程,这就需要行政协调;信息共享的长久维护业务不仅包括持久的数据维护工作,还包括因功能更新带来的信息共享各环节的调整,以防止信息共享渠道因失修而荒废;信息共享会增大系统安全的风险;作为用户,利用信息共享资源也是有代价的――时间与学习成本。 

这种考虑使得信息共享的方案设计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经济选择的问题。我们需要平衡效益与成本,寻找最佳的方案。当然,信息共享还要特别注意重视信息共享系统的全面安全。除了防止非法入侵外,还要更多地关注各种可能妨碍系统正常工作的侵扰,加强有关人员的管理。而且在保护政府内部的工作秘密的同时,还应关注企业商业秘密与个人的隐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