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政府:让政治与民众贴身贴身再贴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7-07-30

 
2006年以来,以电子政务为主题,北京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等高层次工作会议研究了10多次;市长王岐山就相关问题先后批示达10多次;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多次就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下发通知……在北京、上海等地,政府的工作日程正在悄然变化,看似无形的电子政务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同时,在北京和上海,到“电子政府”办事、了解政务信息,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群的习惯。电子政务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同时也加速了全民信息化的步伐。开放、便利的信息服务,成为政治生态中的重要因素,有力地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和谐。 

    网络把政府的每一个细节展示给公众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信息公开的有力支撑。2004年5月,上海在地方政府中率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连续3年将该项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近21万条,全文电子化率达到96%;累计收到2.4万件公开申请,其中80%的申请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政务信息化处副处长裘薇介绍说,市政府相关测评结果显示,公众对信息公开指标的满意度连续3年高居首位。 

    通过“首都之窗”这一平台,北京已经基本做到法律法规允许公开的文件百分之百公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公共信息管理处处长吴钢华认为,政务公开是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是政府。北京市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求严格按政务公开条例办事,对那些捂着文件不公开的部门进行监督;二是老百姓。群众就一些政策咨询政府,如果不是保密文件,又在‘首都之窗’上查不到,他就可以投诉。” 

    电子政务系统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2003年以来,上海在新建的土地交易信息系统中,实现了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13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并实时公开有关审批依据和招投标过程,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加强了房地产市场中的社会监督力度。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方便群众监督,专门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职责权限。事实上,这项工作是电子政务的一项基本内容。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处处长贾力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正在推动全市各政府部门进行业务流程梳理,编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并通过市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办公门户最终统一整合到‘首都之窗’。” 

    点击、点击再点击,与政府打交道变得如此轻松 

    “网上政府”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公众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发设计信息化的服务内容。北京和上海在深化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一办到底”的思路和原则,提供了不少“一站式(网站)”、“一线式(热线)”、“一门式(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服务,争取让办事者“少跑几趟路,少踏几个门槛,少走几道程序”。 

    “中国上海”门户网已经将绝大多数事项整合起来,从市长信箱到网上投诉,从网上报税到电子营业执照申请,从教师资格证认定到在线申请婚姻登记等等,办事者只需登录一个网站,就能咨询和办理大多数事项。在上海,以往企业登记需要跑18个部门、耗时一个多月才能办妥审批事项,现在通过“网上并联审批”流程,企业只需5个工作日、跑一个部门就可完成。 

    过去政府各个部门埋头搞自己的信息系统,表面上看,大多数部门都实现了电子化办公,但实质上各部门之间互不联通,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孤岛。贾力指出了问题的本质:“过去的所谓信息化,只能说是传统业务的电子化,对于整个政府系统而言没有产生质的变化。”可见,各个部门的信息化之和并不等于系统整体的信息化。为此,北京的“首都之窗”将努力建成覆盖主要行政服务事项的大型综合网站,吴钢华就此表示:“那时,只要动手和政府打交道,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上网。”北京市政府正在经历一场电子技术引领的全面变革。 

    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贾力表示:“过去政府部门强调以管理为主,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将逐步过渡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流动人口为例,过去办理暂住证基本只体现政府管理,不体现服务,流动人口办证也没有积极性。以后,社会保障、就业、子女上学等服务性内容也将通过信息化平台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联结起来。这意味着,凭一个“流动人口证”,既接受了管理,又能享受到服务。 

    网络政府:昨日神秘,今日亲近,明日依赖 

    据介绍,北京市政府核心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率去年底已经达到65%,预计今年底将达到80%。那么,广大民众能否跟上政府信息化的快节奏? 

    “政府的信息化也带动了群众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吴钢华举例说,北京在街头和社区安装了600多个数字信息亭,广大司机朋友可以从中轻松地了解到自己的违章情况,而不必没完没了地跑交警队。刚开始,大部分出租车司机因不熟悉高科技而怯于尝试,随着越来越多司机师傅从中尝到甜头,出租车司机们也陆续接受了这一系统,其中不少人就是跟着同伴学习摸索而得知进入系统的路径。吴钢华感慨地说:“老百姓对于电子政务已经见怪不怪。人们对网络政府的感觉,从最初的神秘发展到现在的亲近,而且必将发展到依赖的程度。”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受惠的百姓不仅仅是城区居民,上海的电子政务网络已开始向郊区农村最基层的行政村延伸。今年5月,沪郊首个镇、村事务管理网正式开通,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率先获得了便捷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 

    江海村的村民以往每次报销医药费都要花上半天时间到镇里,填好申请单子办好手续还要等上两三个星期,而现在只要走几步路,在村农家会所的医疗服务点花几分钟,就可办好医保结算的手续。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今后有关村民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民政福利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手续办理和政策查询,不出村就能办妥。 

    据上海市农委提供的信息,上海计划在今后2年内把宽带网接入郊区所有行政村,还要实现面向基层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终端的全覆盖。北京市已经开始建设向农民免费开放的“数字家园”,提供全面的电子政务服务。

 
 
地方动态

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暨“英创工程”启动

政务热线建设发展与战略管理专题研修班在长沙圆满结训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一行赴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调研

杜链同志追思会在京举办

  • 协会要闻
  • 通知公告